进入2025年以来,英飞凌、富士等外资品牌经过降价超越30%的价格战绞杀国产功率模块,面临英飞凌、富士IGBT模块如此大幅度的降价,国产功率模块(如SiC碳化硅模块和IGBT模块)需从技能打破、本钱优化、工业链协同、方针支撑及全球化布局等多维度拟定战略。以下是详细的包围途径与未来展望:
国产SiC模块(如BASiC根本股份)支撑更高开关频率(40kHz以上),削减电感、电容等无源器材的体积,体系级本钱已低于外资IGBT模块计划。例如,在光伏逆变器中,SiC计划的总本钱可下降5%以上。
SiC器材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(结温175℃)显着优于IGBT,适用于储能变流器、制氢电源等场景,而IGBT模块在高温下功能劣化显着。
国内6英寸SiC衬底良率提高至85%,本钱较进口低40%;8英寸衬底量产加快,进一步摊薄本钱。
封装技能差异化(如铜线键合+银烧结工艺)使器材寿数延伸3倍,并经过车规级认证(AQG324),增强商场信赖度。
2023年国内SiC专利授权量增加58%,要点布局器材结构、底层工艺等要害范畴,打破外资技能壁垒。
中车年代等企业经过自研高压IGBT芯片(如3300V、8英寸工艺),逐渐缩小与英飞凌第7代产品的距离,并完成出口打破。
比亚迪,中车年代等企业选用IDM形式,掩盖晶圆流片、模块封测到驱动IC配套全链条,削减中间环节加价,本钱较外资计划下降30%。
2025年国内SiC衬底年产能估计达500万片(折合6英寸),规划效应显着下降单位本钱。
国产SiC模块初始单价已与外资IGBT模块相等乃至更低,且高频特性削减被迫元件用量,散热体系简化,使储能变流器等设备总本钱下降5%以上。
长时间运维本钱优势显着:SiC模块寿数长(经过1000次温度冲击测验)、能耗低(功率提高5%-10%),缩短回本周期1-2年。
新能源轿车:2025年SiC浸透率估计达30-40%,BASiC根本股份等已在国内干流车企完成定点,代替进口IGBT模块计划。
光伏与储能:国产SiC逆变器功率提高至99%,符合国内光伏装机量全球占比超80%的需求。
国家方针(如《碳化硅功率器材测验规范》)推进国产优先收购,2023年国产SiC器材在《轿车芯片引荐目录》中占比达35%。
地方政府经过“链长制”打造工业集群(如深圳、无锡的SiC工业链),加快构成闭环生态。
BASiC根本股份与20家整车厂协作,构成“规划-制作-使用”闭环;中车年代自研IGBT模块并约束出口,稳固国内供应链主导权。
使用国内SiC产能优势(2025年占全球60%以上),布局海外商场,打破外资定价权。
国产IGBT模块出口增速超200%,年代电气等企业逐渐切入世界高端供应链。
盈余压力:价格战激化需加快良率提高与本钱操控,如BASiC经过自研驱动芯片(如BTP1521P系列)下降客户切换本钱。
技能适配门槛:供给模块化计划(如驱动芯片+功率器材组合),简化规划复杂度。
技能迭代:加快12英寸碳化硅晶圆、MOSFET底层工艺打破,稳固功能优势1。
专利包围:在器材结构、底层工艺、封装技能等要害范畴构成专利壁垒,防备外资技能封闭。
国产功率模块的中心竞争力在于:以技能功能对冲价格战、以规划化与工业链协同削减相关本钱、以方针与商场需求稳固商场位置。跟着8英寸衬底量产、车规级浸透率提高,国产企业(如中车年代、比亚迪、BASiC根本股份)有望在价格战后期凭仗性价比优势反超,重构全球电力电子工业格式。回来搜狐,检查更加多